2023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8月28日专为备考2023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 A:登高临远
- B:睹物思人
- C:雨洒江天
- D:佳人颙望
答 案:A
解 析: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登高临远,在全词的结构上起的作用承上启下,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
从上片写到的景色看,词人本来是在登高临远,而下片则用“不忍登高临远”一句,“不忍”二字领起,在文章方面是转折翻腾,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故乡太远是望而不见,看到的则更是引起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产生不忍的感情。
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树木的树冠能阻挡阳光而减少辐射热。当树木成片、成林栽植时,_____,而且由于林 内、林外的气温差,林外的热空气上升而由林内的冷空气补充,______,______,从而使人们感到舒适。而在冬季,由于栽植树木的地区受热面积大,没有栽植树木的地区受热面积小,____,所以在树木较多的小环境中,___。 ①能够降低皮肤的温度②气温要比没有栽植树木的地区高一些 ③不仅能降低林内的温度 ④可以形成对流的微风 ⑤空气流动大、散热快
- A:①③④②⑤
- B:④②⑤①③
- C:③④①⑤②
- D:②③⑤④①
答 案:C
解 析:“不仅”和“而且”搭配,所以“③”填在第一个空。首句提到树木可减少辐射热,故最后一句应为总结句,选②,运用排除法,故答案选C。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认识肤浅;卑恭屈膝;灌输知识
- B:行踪诡秘;宽宏大量;精神涣散
- C:病入膏盲;心忧意懒;言谈诙谐
- D:缄口不言;直接了当;革故鼎新
答 案:B
解 析:A项“卑恭屈膝”的正确写法是“卑躬屈膝”,C项“病入膏盲〞的正确写法是“病入膏肓”;D项“直接了当”的正确写法是“直截了当”。
主观题
1、第二段中,“这种人生思考与追求”是指什么?
答 案:文艺强烈表达出的人类在异化世界中对于自身本质的完善,对于特定时代自身困境的思索与解脱。
2、第三段中,作者认为“深度是作品的激活之点”是指什么?
答 案:文艺具有与人类同悲欢共命运的境界。
3、第一段文字主要采用了()论证法和()论证法。
答 案:举例;引用
写作题
1、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2、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答 案:略
3、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进步是文明的动力,是发展的需要。请以“进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 案:略
简答题
1、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对母亲的爱在不同时期的体现。
答 案:(1)在家时,留意母亲辛劳细节(2)在外时,遥寄家信嘱咐问候(3)母亲去世后,含泪著文痛心追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