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9月19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
答 案:对
2、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优秀法官、检察官中遴选。
答 案:对
3、对行政处罚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同级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21条规定:“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4、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
答 案:对
5、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其正常行驶的,应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答 案:对
6、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警察进行()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32条第3款规定:“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7、民警李某认为小钱有违法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可以直接决定对其继续盘问48小时。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故本题说法错误。
8、对于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行为人,如果是初次行为,可免予治安处罚。
答 案:错
单选题
1、计算周岁年龄,应当从生日的()起计算。
- A:当日
- B:次日
- C:当日对应的时间
答 案:B
2、 张某提起的侮辱案自诉附带民事诉讼,由于各种原因,人民法院推迟了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审理,先行对本案的刑事部分作出了审判,则针对民事部分的判决的上诉期限是( )日。
- A:10
- B:15
- C:20
- D:30
答 案:A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301条规定:“上诉、抗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不服判决的上诉、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上诉、抗诉的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计算。对附带民事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应当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诉、抗诉期限确定。附带民事部分另行审判的,上诉期限也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确定。”因此,虽然本题中附带民事部分另行审判,但仍应当适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上诉期限,即10日。
3、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行为,确需改变行政行为的,对于由此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补偿。这体现了行政法中的哪一原则?( )
- A:行政合法性原则
- B:行政合理性原则
- C:行政应急性原则
- D:行政信赖保护原则
答 案:D
解 析:信赖保护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行为,确需改变行政行为的,对于由此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补偿。
4、下列说法不符合我国慈善法规定的是()。
- A: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增值,通常可以进行投资
- B:慈善组织可以委托有服务专长的其他组织提供慈善服务
- C: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
- D:慈善组织的设立应当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十条规定,设立慈善组织,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准予登记并向社会公告;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D项说法错误。所以该题选D。
5、下列可以适用继续盘问情形的是()。
- A:打伤他人后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
- B:擅自进人铁路防护网被人民警察当场抓住的
- C:通缉在逃犯罪嫌疑人被人民警察巡逻抓获的
- D:随身携带火药枪被查获且拒不交代姓名、住址的
答 案: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本题中D项随身携带火药枪被查获且拒不交代姓名、住址的属于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情况,故可以进一步继续盘问,本题中A项、B项、C项都已经属于需要依法采取拘留或者其他强制措施的情形,故此时已经不再属于进一步继续盘问,因此本题选择D项。
6、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
- A:五年
- B:四年
- C:三年
- D:二年
答 案:A
7、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 A:行政合同
- B:行政许可
- C:行政复议
- D:行政决定
答 案:D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2条第3款规定:“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据此,D项正确。
8、公共场所停放尸体或者因停放尸体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不听劝阻的违法行为,属于()
- A:扰乱公共秩序
- B:妨害公共安全
- C:妨害社会管理
答 案:C
多选题
1、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姓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姓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栽明的内容包括()。
- A: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
- B:违法事实和证据
- C: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 D: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岀决定的日期
答 案:ABCD
2、 当事人自行缴纳罚款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缴纳期限是十五天
- B:缴纳期限是七天
- C:起算时间是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
- D:缴纳对象是指定银行
- E:缴纳对象是行政机关
答 案:ACD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46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故A项、C项、D项正确。根据缴罚分离制度,缴纳对象不能是行政机关,故E项错误。
3、根据《宪法》有关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
-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村长负责制
- C:地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
-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答 案:BC
解 析:根据《宪法》第10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我国行政单位最低级别是“乡镇”,再往下的自然村,设立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属于群众自治组织。根据《宪法》第107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我国拥有行政区域经济社会、科教文卫、人事任免等权限的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从生活常识不难推断,深圳市各区拥有独立的财政权,能独立任免本区干部,制定本区内政策规定。
4、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 B: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 C: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 D: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答 案:AD
解 析:《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概念】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本题中,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具有相同的犯罪故意,且已经开始实施,并产生丙死亡的结果,故两人均承担既遂的责任。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只是法院在量刑时作为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来考虑,但其还是需要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5、郭某与梁某为某商场仓库的保管员,各自都有从仓库偷一些东西的想法。一日郭某与梁某值夜班。晚11时许,郭某与梁某人仓库分头巡视。郭某将一块金表和一条金项链放人怀中,梁某将两部华为手机放人口袋中。关于郭某与梁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下列不正确的是()。
- A:郭某与梁某构成共同犯
- B:郭某与梁某不构成共同犯罪
- C:郭某与梁某不一定构成共同犯罪
- D:郭某与梁某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答 案:ACD
解 析:《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本题中二人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不存在共同犯罪的特点,故不属于共同犯罪,只有B项正确
6、李某、王某事先预谋,打算共同强奸女青年孙某。王某在强奸孙某后,在李某和孙某均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孙某房间内的2000元现金拿走。关于李某、王某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有()。
- A:王某犯强奸罪、抢劫罪
- B:王某犯强奸罪、盗窃罪
- C:李某犯强奸罪
- D:李某犯强奸罪、抢劫罪
答 案:BC
解 析:李某、王某事先预谋共同强奸女青年孙某,而且两人都在案发现场,对孙某心理形成压力。王某在强奸孙某后,不管此时李某有没有强奸孙某,均构成强奸的共同犯罪。王某在房间顺手牵羊,没有和李某商量,属于王某个人犯罪;孙某又不知情,故而不是当面索要,不构成抢劫,只成立盗窃罪。综上,王某犯强奸罪、盗窃罪,李某犯强奸罪,选BC。有些考生可能会觉得不理解,为何李某没强奸也构成强奸罪。我们举个例子,小铭召集小东等三人去殴打小四;三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对小四进行拦截,小铭掏出铁棍把小四打成重伤。小东两人虽然没有动手,但也成立故意伤害罪,因为他们在现场助威,无疑给小四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属于故意伤害罪的共犯。不过法院在判刑时会权衡,对于没有动手的,会减轻或从轻处罚。
7、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
- A:某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追捕毒犯时依法鸣枪示警误伤过路行人的
- B:领有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的个体户制售伪劣产品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的
- C:某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报警后,拒不出警造成财物被抢劫的
- D:某区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未经评估机构估价而低价把财物变卖给他人的
- E:甲因诈骗罪被判刑后,为达到保外就医目的而自伤的
答 案:CD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确立的是违法归责为主,以结果原则为补充的多元化归责原则,A项中公安干警追捕逃犯时依法鸣枪示警的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故不适用《国家赔偿法》。国家赔椟责任的赔偿义务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B项中个体工商户的行为不属于国家机关的行为,不能适用《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第4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C项警察接到报警后,拒不出警的不作为违法行为造成财物损害,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第18条第1项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D项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未经评估机构估价而低价变卖财物的,受害人有权取得赔偿,D项正确。第19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五)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E项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本题正确为C项和D项。
8、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
- A:及时性
- B:系统性
- C:针对性
- D:有效性
答 案:ABCD
主观题
1、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
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
2、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内容?
答 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3、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届。
答 案:两
4、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
答 案:7人10人
5、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答 案:作案工具
6、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答 案:其职责范围内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