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9月23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领导机关。
答 案:错
2、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看守所.由看守所执行。
答 案:错
3、知道案情的人,有拒绝作证的权利。
答 案:错
4、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采取取保候审,不至于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为其办理取保候审。
答 案:对
5、在紧急情况下,委托代理人可以不经被代理人同意,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将委托事项转托他人。
答 案:对
6、公安赔偿制度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损害时,由公安机关依法承担赔偿的制度。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赔偿制度是国家赔偿制度的组成部分,公安赔偿制度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损害时,由国家依法承担赔偿的制度。因此,赔偿责任主体不是公安机关,国家才是赔偿的责任主体,而公安机关是赔偿的义务主体。故本题说法错误。
7、不满16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25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8、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00条规定:“公安机关在依法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事先催告被处理人履行行政处理决定。催告以书面形式作出,并直接送达被处理人。被处理人拒绝接受或者无法直接送达被处理人的,依照本规定第五章的有关规定送达。”据此,本题说法正确。
单选题
1、2015年3月1日,某县卫生局在卫生执法检査中发现个体户陈某患有肺结核,不宜从事饮食业,于是决定吊销其卫生许可证。2017年6月县卫生局经调查发现陈某的肺结核仍未治愈且继续从事食品生产,于2017年7月2日作出决定再次吊销其卫生许可证。陈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于是停止营业,去外地求医求诊。2018年9月6日再向县卫生局申请卫生许可证。县卫生局调査认为陈某曾两次因肺结核被吊销卫生许可证,不宜再颁发,于是在9月17日作出不予发放许可证的决定。如果陈某第二次被吊销的许可证是以欺骗手段取得,那么()。
- A:县卫生局应当撤销该行政许可
- B:县卫生局应当注销该行政许可
- C:陈某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 D:县卫生局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答 案:A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69条第2款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因此A项正确。
2、公安机关及其职能部门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行政案件或者其他治安案件,应当在()内经本机关或者本部门负责人批准,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或者部门处理。
- A:三日
- B:二日
- C:二十四小时
- D:十二小时
答 案:C
3、 甲涉嫌故意伤害罪被起诉,在侦查阶段甲与被害人乙达成了和解协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公安机关可以撤销对甲的立案
- B: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甲的犯罪行为从快处罚的建议
- C:如果甲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不起诉
- D: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甲从宽处理
答 案:B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83条第1款规定:“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一)没有犯罪事实的;(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四)经特救令免除刑罚的;(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据此,题干未明确属于哪种情形,公安机关可以撤案,而不是应当撤案,所以A项“可以”的表述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90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4、 严某为县公安局民警,与常某为好友。常某举报郑某正在非法贩运药品,严某遂将路途中的郑某截住并带回公安局审查。此后,严某将郑某车内的药品私自交给常某到外县卖掉,将所得钱财与常某平分。后经县医院举报,查明此药品系县医院委托郑某运送,并非郑某非法贩运。本案中,县医院能否向严某所在公安局请求国家赔偿?( )
- A:能,因为严某违法行使职权并给县医院造成损失
- B:不能,因为严某的行为不是行使职权的行为,而是个人行为
- C:能,因为公安局是严某所在单位
- D:不能,因为县医院的损失是由严某的职权行为与李某的共同行为造成
答 案:B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本案中,严某将路途中的郑某截住并带回公安局审查,将郑某车内的药品私自交给常某到外县卖掉,所得钱财与常某平分的行为不是在履行职务行为,属于个人违法行为。因此,县医院无权就此请求国家赔偿。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有权决定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机关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国务院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直辖市政府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权利。
6、 关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两年请求权的时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适用时效中断
- B:不适用中止
- C: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 D:两年的时效是从违法被确认时开始计算
答 案:B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9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据此,B项错误
7、在人类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 B: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为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 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答 案:D
解 析:法律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凡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8、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调整的,以主体间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特殊社会关系。下列行为中不能形成法律关系的是()。
- A:交通警察纠正周多多闯红灯行为并处以罚款
- B:孙一楠通过大麦网成功订购演唱会门票
- C:法院判决刘圆圆每月向父亲支付赡养费
- D:苏冰冰承诺若刘晨通过辅警招聘考试成功被公安机关聘用就嫁给他
答 案:D
解 析:D项中苏冰冰的承诺并不受法律规范的调整与约束,故不能形成法律关系。A项形成行政法律关系;B项、C项形成民事法律关系。
多选题
1、刑事案件可以由()的公安机关管辖。
- A:犯罪行为发生地
- B:犯罪结果发生地
- C:犯罪嫌疑人居住地
- D:受害人居住地
答 案:ABC
2、下列有关办理行政案件的说法的有()。
- A:日常检査不需开具检査证,办案中检査一般要开具检査证
- B:日常检査和办案中检査没有区别
- C:日常检査的内容较为宽泛,办案中检査的内容则主要是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据
- D:日常检査属于日常工作.办案中检査是临时的,是以调査违法行为为前提的
答 案:ACD
3、逮捕是指()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给予羁押的最严厉的强制措施.
- A:公安机关
- B:检察机关
- C:人民法院
- D:司法机关
答 案:ABC
4、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构成要件是( )。
- A:犯罪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
- B:犯罪的客观方面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行为
- C:犯罪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少数是特殊主体
- D:犯罪必须是出自故意
- E:犯罪的主观方面,一般出自故意,个别出于过失
答 案:ABCE
解 析:在我国刑法理论中,犯罪由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组成。因此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构成要件也应该符合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犯罪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如故意杀人罪;少数是特殊主体,如刑讯逼供罪,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观方面,一般出自故意,如强奸罪;个别出于过失,如过失致人死亡罪。
5、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下列哪些原则?()。
- A:自愿
- B:公平
- C:等价有偿
- D:诚实信用
答 案:ABCD
6、公安机关遇到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时,可以()。
- A:不立案
- B:不接受
- C:撤销案件
- D:不起诉
答 案:AC
7、 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上级行政机关的处理方式包括( )。
- A:督促其受理
- B:责令其受理
- C:直接受理
- D:指定其他下级机关受理
- E: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 案:ABC
解 析:《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31条规定:“依照行政复议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上级行政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的,可以先行督促其受理;经督促仍不受理的,应当责令其限期受理,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受理;认为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8、两名以上的公安民警者装徒步巡逻执勤或外出时,应当做到()。
- A:两人成行
- B:三人成列
- C:威严有序
- D:姻笑打闹
答 案:ABC
主观题
1、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根本宗旨
2、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
答 案:(1)热情接待上访者。让座,倒水。
(2)向上访者耐心解释,领导到外地开会研究抗震救灾问题去了。(或研究农村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在道德上博取上访者的认同)大约一个星期后能回来。
(3)细致了解上访者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留下上访者的电话。领导没回来期间,也要及时和上访者沟通。
(4)等领导回来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听从领导的指示,给上访者打电话,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3、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4、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
答 案:7人10人
6、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约束至醒酒
答 案:采取保护性措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