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0月5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被许可人的申请,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内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不予延续。()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50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被许可人的申请,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故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故本题说法错误。
2、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3、查封要经过行政执法机关签封,签封应载明查封日期、査封单位并加盖公章。物品一经查封,未经査封机关批准不得私自去封,使用或者变卖。
答 案:对
4、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答 案:错
5、旅馆业工作人员在公安机关査处吸毒、贴博、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人员通风报信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答 案:对
6、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冒充法宣进行招摇撞骗的,不构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答 案:错
7、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侦查人员人手不足时,可以由一名侦査人员先行讯问。()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18条第1款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本规定为强制性规定,据此,本题说法错误。
8、行政处罚由被处罚人所在地或者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辖。
答 案:对
单选题
1、已满()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A:14
- B:15
- C:16
- D:18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从宽】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2、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这一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是()。
- A:法律规则规定的内容
- B: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
- C:法律规定内容的确定性程度
- D:法律规则所包含的社会关系
答 案:A
解 析:法律规则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它以主体的权利和又务为中心内容,属于社会规则的范畴。根据规则内容规定的不同,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即规定人们可以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则。在法律中,有关权利和自由的规定均属于授权性规定。义务性规则,即规定人们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不得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则。义务性规则可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1)命令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应为一定行为的规则:(2)禁止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勿为一定行为的规则。
3、 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 ),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 A:50周岁以上的
- B:60周岁以上的
- C:70周岁以上的
- D:80周岁以上的
答 案:C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本题C项正确。
4、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负责制。
- A:主席
- B:委员会
- C:集体
- D:个人
答 案:A
5、王某是某县某镇财政所所长,张某是该县财政局国库科科长,二者之间是业务上的指导关系,王某要定期向国库科提交财务报表,财政局拨付给该财政所资金时也要通过国库科审核。2010年9月份,张某因购买个人住房资金向王某借钱。王某手头也没有钱,但张某再三恳求,王某没有办法,就说要不从财政所借一部分钱给他,张某答应并在王某办公室里打了一张借款金额为六万元的借条,之后二人一起去银行,王某从该乡镇财政所的银行账户中提出六万元交给张某,该笔款项自借出去之后一直未归还。该案例中王某的行为构成了( 》。
- A:挪用公款罪
- B:贪污罪
- C:行贿罪
- D:职务侵占罪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本案中,王某的行为显然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成立要件。
6、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 B: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 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 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 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2人
答 案:B
7、业主甲将房子租给没有身份证件的人居住,被公安机关罚款500元,甲不服()。
- A:只能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 B:只能提起行政诉讼
- C: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 D:可以同时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答 案:C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8、《刑法》规定的管制的期限,为()。
- 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 B:3个月以上2年以下
- C:6个月以下
- D:1年以下
答 案:B
解 析:《刑法》第38条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多选题
1、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
- A:及时性
- B:系统性
- C:针对性
- D:有效性
答 案:ABC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两人
- B:人民警察对査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应当进行安全检査,安全检査不需要开具检査证
- C:公安机关在调査取证时,应当向被调査取证人员表明执法身份
- D: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警械进行约束
答 案:BC
3、合同关系组成要素有()。
- A:主体
- B:形式
- C:内容
- D:客体
答 案:ABCD
4、在我国,党的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有所区别,表现在()。
- A:产生渠道不同
- B:表现形式不同
- C:作用不同
- D:效力不同
答 案:ABCD
解 析:ABCD项都符合。
5、 某公司严重违法经营,工商行政机关欲对其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在处罚决定前,工商行政机关告知该公司有权要求听证。两天后该公司提出听证要求。工商行政机关在五天之后通知该公司参加听证会。听证会上,听证主持人当场作出了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并向该公司收取了100元的听证费用。本案中的错误的做法有( )。
- A:本处罚适用了听证程序
- B:经当事人申请,工商行政机关举行了听证会
- C:听证主持人作出了处罚决定
- D:听证收取了当事人的费用
- E:工商行政机关在五天之后通知该公司参加听证会
答 案:CD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四)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当事人享有听证权利,故A项做法正确,排除。听证依申请进行,B项正确。听证主持人不能是处罚决定人,C项错误。听证不能收取费用,D项错误。E项也正确。
6、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
- A:应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
- B:应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
- C:应将《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査
- D:必要时公安机关派员到人民检察院参加关于批捕的讨论
答 案:BC
7、讯问违法嫌疑人,应当问明其()等情况。
- A:姓名
- B:户籍所在地
- C:身份证件号码
- D:家庭主要成员
答 案:ABC
8、合同纠纷处理的途径有()。
- A:和解
- B:调解
- C:仲裁
- D:起诉
答 案:ABCD
主观题
1、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内容?
答 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2、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什么?
答 案:(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4)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3、“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 案:及时高效
4、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5、如有遭遇暴力执法的执法对象前来机关申诉,你作为办事人员该怎么处理?
答 案:(1)热情接待,冷静处理。首先热情接待来申诉的人员,用真诚的态度,平静申诉人员的情绪。其次,认真听取申诉人员的诉说,并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最后,向申诉人员讲明国家的法律政策,并记下申诉人员的电话和办公室电话,请申诉人员耐心等待调查处理结果。 (2)及时汇报,听取领导指示。及时、如实地向领导报告,并把记录的情况呈交,听取领导指示。
6、老同事当众严厉的批评你服务意识不强,你会怎么看?
答 案:(1)面对老同事的批评,我会虚心接受,当场道歉。
(2)老同事批评我也是对我的爱护,说明老同事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我因有这样的同事而感到荣幸。
(3)我会认真反省自己,查找原因,如果是自己工作做的不到位,那么要加强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多向领导和老同事请教,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交流。如果是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的问题,要改变工作方式,学习老同事的工作经验,做好本职工作,和谐同事关系。赢得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尊敬。
(4)如果是老同事误会了我,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婉转的表达我的意思和感谢,增进彼此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