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0月6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派出所不可以行使治安管理处罚权。
答 案:错
2、犯罪嫌疑人从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即从法律上被确认为有罪。
答 案:错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均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答 案:对
4、某日金某某(男)在公交车上脱下裤子,并故意裸露其阴部,引起在场多名乘客激愤,后金被扭送至公安机关。对金某某的行为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可予以拘留处罚。
答 案:对
5、在联合执法中,公安机关对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行为,以自己的名义依法进行处罚,其他参与联合执法的行政机关加盖公章。()
答 案:错
解 析:联合执法为多个部门联合起来,各自依据自身的法律规范,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其可以作出多个处罚决定。公安机关以自己的名义依法进行处罚,其他行政机关不在该处罚决定书上加盖公章。
6、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处理的,不再处罚
答 案:对
7、被询问人没有阅读能力的,人民警察应当向其宣读。
答 案:对
8、为了整治路边违停乱象,为文明城市创建迎检活动营造良好氛围,甲市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甲市政府规章,委托各区街道办执法队对非主干道路上违法停放的机动车进行处罚。街道办执法队在实施上述行政处罚时应以公安机关名义进行,处罚后果的法律责任由各区街道办承担。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18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19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第19条规定,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2)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3)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据此,从第18条可知,行政机关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第19条即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题干中街道办执法队属于政府机关,不是事业单位,故不允许委托其执法。而且,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单选题
1、张某违法后被处以管制,一般时限不可能为()
- A:6个月
- B:12个月
- C:18个月
- D:30个月
答 案:D
解 析:《刑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根据法律规定,本题答案选D。
2、周某喝完酒后骑车去商场买东西,从商场出来后,周某听见有人说:“你车胎没气了。”周某低头看车胎有气,随与提醒人(郑某)争吵并厮打在一起。民警张某正在执勤中,见状即上前将周某抱住,并说:“我是派出所的,别激动”。周某想要挣脱,张某便将周某的腰带抽出,将其左手套住,正欲套右手时,周某向反方向用力,失去平衡,头部着地倒下,张某遂将周某送至医院。经鉴定,周某是神经萎缩。周某于是向公安局提出赔偿请求。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 A:民警张某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造成周某伤害,公安机关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 B:民警张某的行为是正当的职权行为,不具有违法性
- C:周某的身体伤害与民警张某的行为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公安机关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 D:如果公安机关逾期不予赔偿,周某只能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
答 案:B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我国国家赔偿确立的是违法归责为主,以结果归责原则为补充的多元化归责原则,要求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必须是执行职务中的违法行为。本案中民警张某执勤过程中制止厮打行为是行使职权的正当行为,不具有违法性,因此受害人无权请求国家赔偿。
3、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 A:3天
- B:10天
- C:15天
答 案:C
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 A: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 B:从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 C:减轻处罚
- D:从轻处罚
答 案:A
5、辨认人在辨认对象为物品时,辨认对象不得少于( )件。
- A:2
- B:3
- C:4
- D:5
答 案:D
6、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拘留的羁押期限(包括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最长可以达到()天。
- A:7
- B:15
- C:30
- D:37
答 案:D
7、以下哪项措施不需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A:提请审查批准逮捕期限延长至1至4日
- B: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拘留期限至查清身份起计算
- C:拘留后不予通知家属或单位
- D:看守所签发《释放证明书》
答 案:D
8、对于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立即送()羁押。
- A:办案单位
- B:拘留所
- C:看守所
- D:监狱
答 案:C
多选题
1、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程序的规定,正确的有()。
- A:行政机关应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
- B: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 C:听证会由负责审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主持
- D:举行听证时,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
- E: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答 案:ABDE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48条规定:“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二)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三)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四)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五)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据此,C项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
2、下列情形中,不应当数罪并罚的有()。
- A:陈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执行完毕后,又发现其在该次盗窃以前还有一起重大盗窃犯罪行为
- B:判决宣告前,查明号某分别实施了三次受贿行为,数额分别为4万元、5万元、6万元
- C:王某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査明其另外一起受贿2万元的罪行
- D:周某因私怨想教训胡某,某日,周某见胡某正要经过,故意躲在树丛中开了一枪,后发现胡某受伤,路过的江某不慎被击中要害死亡
答 案:ABD
解 析:数罪并罚是指刑罚执行完毕之前一人犯数罪的行为。B项,判决宣告前,查明号某分别实施了三次受贿行为,数额分别为4万元、5万元、6万元,则按照受贿罪一罪论处。A项中陈某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已经执行完毕,不能够再次计算。《刑法》第70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据此,C项属于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情形,应当数罪并罚。D项中周某的行为触犯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但周某只实施了一个行为,是实施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构成想象竞合,属于科刑的一罪,不属于数罪,仅按其中较重的法定刑定罪处罚
3、 下列情形中,哪些情形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被告人提供辩护( )。
- A: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
- B:有法定代理人但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未成年人
- C:被告人赵某系聋哑人,因涉嫌故意杀人被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被告人赵某没有委托辩护人
- D:被告人陈某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没有委托辩护人
答 案:ABC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3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故A项、C项、D项正确,当选。第278条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故B项正确,当选。
4、下列关于询问笔录的说法的有()。
- A: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
- B:被询问人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
- C: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可以签名或者鑑章
- D:询问笔录记载有遗漏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
答 案:ABD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是()。
- A:警告
- B:没收违法所得
- C:责令停产停业
- D:收缴
答 案:BCD
6、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
-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现实
-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答 案:BD
解 析:法的价值包括自由、正义、秩序等。法律责任的设定应当体现正义,但并不代表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是正义的实现,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存在差距的。据此,选项A错误。
法律后果包括肯定的法律后果和否定的法律后果(即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是不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后果,所以,只有否定的法律后果才有可能产生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故选项B正确。
法律制裁是不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后果,如果主动承担法律责任则不会进行法律制裁,故选项C错误。
首先,法律责任只是一种否定的法律后果,法律条文有可能规定肯定的法律后果。
其次,就算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是否定的,也不一定要通过法律条文表现出来,因为法律条文与法律规则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法律条文有可能仅规定法律规则的若干要素,而将其他的要素省略,比如《宪法》第12条第2款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这一法律条文没有规定法律责任,但并不代表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就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只不过该条将法律责任省略了,故选项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D。
7、办案民警在实施扣押时,应做好的工作有()。
- A:会同在场的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査点清楚被扣押的物品
- B:在实施扣押的现场开列扣押物品清単
- C:清単制作完毕后,由调査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
- D:经过有关人员签名或者證章的扣押物品清单一式两份,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査
答 案:ABCD
8、对犯罪嫌疑人所作以下鉴定的时间,计入办案期限的是()。
- A:赃物估价鉴定
- B:人像鉴定
- C:精神病鉴定
- D:毒物鉴定
答 案:ABD
主观题
1、什么是商业贿赂?。
答 案: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
2、如何理解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3、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4、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答 案:作案工具
5、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6、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答 案:审判权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