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级经济师每日一练《初级经济基础》6月25日专为备考2022年初级经济基础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 B: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 C: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 D: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待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的是( )。
- A:消费税
- B:增值税
- C:企业所得税
- D:营业税
答 案:C
解 析:税收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不发生转嫁关系的税,如所得税和财产税;间接税是指纳税人可将税负转嫁给他人的税,如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3、外向型经济以( )导向为主。
- A:进口
- B:出口
- C:制造业
- D:服务业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总体上是一种政策性开放。开放型经济则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总体上实行中性化政策,是一种制度性开放。
4、统计部通过抽样调查方式搜集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各年份的人口数据,是考虑到抽样调查具有()的优点。
- A:覆盖面广
- B:调查单位多
- C:时效性强
- D:周期性
答 案:C
解 析:抽样调查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抽样调查可以迅速、及时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与普查等全面调查相比,抽样调查可以频繁地进行,随着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及时取得有关信息,以弥补普查等全面调查的不足,例如,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各年份的人口数据都是通过抽样调查取得的。
5、李某在张某的胁迫下签署了一份将自已房屋卖给张某的合同,该合同行为属于( )。
- A: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 B: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 C:效力待定民事法律行为
- D:合法民事法律行为
答 案:B
解 析: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并生效,但因意思表示不真实,可以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使,使其自始不发生效力的民事行为。其类型主要包括:(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4)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多选题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必须进行再分配的主要原因有( )。
- A: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 B: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 C:满足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 D: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 E:建立社会后备基金
答 案:ABDE
解 析:本题考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社会主义国民收人进行再分配的主要原因有:(1)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2)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3)设立社会保障基金;(4)建立社会后备基金,应付各类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
2、中央一般公共支出预算包括( )。
- A:中央本级出预算
- B: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
- C:转移支付预算、预备费
- D:国债余额
- E: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
答 案:ABC
解 析:中央一般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包括:(1)中央本级支出预算;(2)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3)转移支付预算、预备费。
3、发行公债、取得政府债务收入的经济影响,从积极的角度,可归纳为()
- A:弥补财政赤字
- B:筹集建设资金
- C:平衡国际收支
- D:调节经济
- E:提高经济效益
答 案:ABD
解 析:本题考查政府债务的经济影响。
发行公债、取得政府债务收入的经济影响,从积极的角度,可归纳为三点: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ABD选项正确
4、关于税收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纳税主体是政府
- B: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 C:税收征收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 D: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在征纳双方之间有偿转移的过程
- E: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
答 案:BCE
解 析:选项A,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选项D, 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5、有限合伙人的出资形式有()。
- A:货币
- B:实物
- C:劳务
- D:知识产权
- E:土地使用权
答 案:ABDE
解 析:有限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利作价出资,但不得以劳务出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