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12月15日专为备考2022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是()。
- A:有衣者亦衣。
- B: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 C: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 D: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答 案:B
解 析:A项,衣:给……衣穿,名词作动词。B项,子:以……为子女,即视万民如子女,名词的意动用法。C项,云、响、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云集”即像云一样地聚集,“响应”即像回音一样地应和,“景从”即像影子一样地跟从(“景”是“影”的古字)。D项,从:使……跟从,动词的使动用法。
2、闻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诗集是()。
- A:《真我集》
- B:《红烛》
- C:《死水》
- D:《猛虎集》
答 案:C
解 析:诗集《死水》是闻一多最具代表性的诗集,当中所收辑的作品无论是思想的深刻,还是艺术的成熟,都要比《红烛》集中的作品有显著的提高。其中《发现》、《一句话》、《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悲痛、或激愤、或豪迈热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主观题
1、“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这段文字采用的是何种推理方法?
答 案:归纳法。通过史鉴、诗歌、数学、博物、伦理之学以及逻辑与修辞的作用归纳出学问有改变气质的作用。
2、“云未应”是什么原因?
答 案:“云未应”,叛军又叫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吱声。全文中有一句,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在第一次的乞师中,贺兰进明妒忌张巡、许远的威望和功劳超过自己,不肯派兵相救,却想要挽留南霁云。第二次的劝降中,南霁云假装不说话,让对方以为被说服,通过诈降的方式,伺机复仇。
填空题
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艳羡: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非常羡慕
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一天,一位好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向四周看了一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对方答:“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罗斯福婉转地拒绝了对方的提问要求,既不伤害对方的感情,又保守了秘密。
请以“拒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根据材料可知,话题中的“拒绝”应是一种委婉的、有技巧的拒绝,写作时不可偏离这样的原则可以从“为什么要学会拒绝”,“怎样拒绝”两个方面展开进行论述。应注意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流畅。【经典事例】
坐落在北京市房山区白云山下的云居寺又名西域寺,俗名小西天,是一座规模宏伟、建筑精美的寺院。寺内有南北压经塔两座,以秘藏丰富的石刻经板而名闻中外。
1956年,印度总理尼赫鲁来中国访问时,周恩来总理陪同他参观云居寺和出土的石经。尼赫鲁看到这批精美的石经后,不无感慨地说:“总理阁下,我们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有西天天竺国之称,贵国唐代敕封的唐僧曾来西天拜佛,取回真经万卷,弘扬佛教。现在我来到中国号称小西天的云居寺,目睹这些刻在石板上的石经,说不定有些经卷在印度已经失传,请允许我和阁下商量,印度愿以同等重量的黄金,换两块同等重量的石经,运回印度供奉,恳请阁下俯允。”
周恩来总理微笑着说:“这些石经,是中国人民经过一千多年创造的天下奇迹,号称国宝,黄金有价,国宝无价呀。我作为中国总理,怎能用无价的国宝换取有价的黄金呢!我不能答应,请阁下谅解。”说完,两位总理都笑了。
【名人名言】
1.拒绝别人一定要委婉,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拒绝;被别人拒绝一定要大度,因为拒绝你的人总有他的理由。——汪国真
2.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三毛
3.说出拒绝的理由时,别忘了为未来的索要留下某种余地。——(英国哲学家)阿瑟·赫尔普斯
4.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毕淑敏《行使拒绝权》
2、题目:和谐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和谐”指和睦协调,是一种状态,表现在方方面面。写作时,可以选取和谐的任一方面展开,如人与人之间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等等。【经典事例】
1.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将相和。
2.人与自然的和谐——十面“霾”伏(反面)。
3.人与社会的和谐——感动中国人物、最美“××”。
【名人名言】
1.君子和而不同。——孔子
2.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马克思
3.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冰心
4.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罗曼·罗兰
5.雨果曾说:“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简答题
1、这段文字中,“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脚”“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具有何种象征意义?
答 案:“九斤老太康健”象征农村的旧貌没有什么变化。“六斤新近裹脚”象征着农村年青一代开始走前辈走过的老路。“十八个铜钉的饭碗”象征着人们仍在贫穷落后之中,修补着几千年来的传统旧习,沿袭传统。
2、翻译文中括号中的词。爪:()
离:()
答 案:爪:用指甲抓破。离:被破坏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