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3年01月05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3年01月05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3/01/05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1月5日专为备考2023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曾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的学者是()

  • A:郭沫若
  • B:胡风
  • C:臧克家
  • D:闻一多

答 案:B

解 析: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被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

2、钱钟书揭示抗战期间中国知识界众生相的长篇小说是()。

  • A:《敌后琐记》
  • B:《洗澡》
  • C:《小二黑结婚》
  • D:《围城》

答 案:D

解 析: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因揭示抗战期间中国知识界的众生相,从多方面展示传统对于现代中国自我围困的主题,而成为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敌后琐记》是臧克家的作品;《洗澡》是杨绛的作品;《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作品

主观题

1、作者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凸现李广这一个性特点的?

答 案: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用李广的射技(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与匈奴射雕者的射技作对比,以此凸现李广善骑射的特点。

2、作者对“永远的快乐”是怎么看的?你们认为存在吗?

答 案:作者认为没有所谓“永远的快乐”,只有暂时的快乐。他前文谈及“永远的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我们认为,“永远的快乐”是根本不存在的。

填空题

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艳羡: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非常羡慕

2、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作题

1、根据要求作文。请以“付出与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本次写作除诗歌外,不限文体,可以以一篇记叙文讲述一个关于“付出与收获”故事,也可以就“付出与回报”间的关系展开议论,也可就该主题写一篇小说。注意文体分明,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经典事例】
1.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等经典故事。
2.化学家凯库勒日思夜想,最终梦中发现苯环结构。
3.袁隆平发现杂交水稻的艰辛付出。
【名人名言】
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5.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题目:和谐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和谐”指和睦协调,是一种状态,表现在方方面面。写作时,可以选取和谐的任一方面展开,如人与人之间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等等。【经典事例】
1.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将相和。
2.人与自然的和谐——十面“霾”伏(反面)。
3.人与社会的和谐——感动中国人物、最美“××”。
【名人名言】
1.君子和而不同。——孔子
2.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马克思
3.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冰心
4.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罗曼·罗兰
5.雨果曾说:“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简答题

1、文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 案: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作者为什么说“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

答 案:因为他们都是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牺牲掉而给对方送上了圣诞礼物,实际上是向对方送上了一颗最真诚的心,两人之间的爱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